近年来,南安市积极探索退役军人服务新模式,通过在异地商会设立“退役军人服务站”,为在外打拼的南安籍退役军人提供精准化、便捷化的服务支持。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拓宽了退役军人服务的覆盖范围,也强化了异地商会的社会责任担当,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
一、背景与动因
南安市作为福建省重要的侨乡和民营经济活跃地区,大量退役军人选择到外地就业或创业。异地商会作为连接家乡与外地南安人的重要平台,具有资源整合和信息传递的优势。退役军人由于工作地点分散、信息不畅等原因,往往面临就业帮扶难、政策咨询滞后等问题。为解决这一痛点,南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南安商会合作,推动在异地商会中设立“退役军人服务站”,旨在打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二、主要实践内容
1. **机构设置与职责明确**:南安市指导异地商会成立专门的“退役军人服务站”,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,明确其职责包括政策宣传、就业创业指导、权益维护、困难帮扶等。例如,在上海、广州等地的南安商会率先试点,服务站与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。
2. **服务模式创新**:服务站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结合的方式,通过微信群、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就业信息、政策解读,同时定期组织线下座谈会、招聘会,为退役军人提供面对面咨询。服务站还引入律师、职业规划师等专业人士,提供法律援助和职业发展指导。
3. **资源整合与协作**:南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服务站提供政策支持和培训资源,商会则发挥企业家人脉和资金优势,帮助退役军人对接就业岗位或创业项目。例如,南安商会会员企业优先录用退役军人,并提供技能培训机会。
4. **典型案例与成效**:自设立以来,服务站已成功帮助多名退役军人解决就业问题,如一名退役士兵通过商会推荐进入当地企业担任管理岗位;另一名退役军人获得创业贷款支持,开办小型加工厂。这些案例彰显了服务站的实效性。
三、面临的挑战与应对
尽管取得初步成效,但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:一是部分异地商会资源有限,服务覆盖不均;二是退役军人需求多样,服务精准度有待提升;三是跨地区协调机制仍需完善。为此,南安市采取以下措施:加强商会能力建设,通过培训提升服务人员专业水平;建立需求反馈机制,定期调研退役军人诉求;推动多地合作,形成区域联动服务网络。
四、经验与启示
南安市的实践表明,异地商会作为社会力量,在退役军人服务中可发挥桥梁作用。其成功经验包括:政府引导与商会自主相结合,确保服务可持续;聚焦实际需求,提供个性化支持;利用商会网络,扩大服务影响力。这一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,未来可进一步推广至更多商会,甚至拓展到其他流动人口服务领域。
南安市在异地商会设立“退役军人服务站”的探索,是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尝试。通过政府、商会与社会多方协作,不仅提升了退役军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,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新动力。未来,南安市将继续深化这一实践,推动服务标准化和制度化,让更多退役军人受益。